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名称 《宿城区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索引号 321302000/2022-01287 分类 政策解读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2-07-11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宿城区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日前,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发布《宿城区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制定和贯彻落实工作等问题进行解读。

一、《规划》出台背景。

20211230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宿迁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根据此规划和《宿迁市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宿城体育实际,出台此《规划》。

二、《规划》基本框架。

《规划》共分为四大部分,主要包括:一是“十四五”宿城体育面临的形势;二是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三是从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强化学校体育、壮大体育产业六个方面阐述“十四五”时期宿城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四是加强体育事业发展保障。

三、《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时期宿城区体育发展4个主要目标。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日益提高。2025年末,宿城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4%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5%以上,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3平方米以上

2.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体教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体育项目布局更加科学,体育师资力量得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3.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生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测试优良率达到50%以上,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创建市级及以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所,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活动浓厚氛围。

4.体育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社会资本逐年增加,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体育消费供给丰富,体育产业市场规范有序,到2025年末,获得省、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以上。

四、规划中提出的六大重点工作任务

(一)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1.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2025年实现新增区级体育协会3个以上,争创3A级以上协会,新增3A以上协会5个。

2.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队伍,到2025年末,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名,全区共有社会指导员5000名,广泛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3.加强体育设施建管护。实行全民健身设施管护专项治理试点,实现所有室外全民健身设施动态管护。盘活用好城市空闲土地,补足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到2025年,50%镇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村级多功能运动场超过18个。

(二)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广泛开展公益性的群众健身活动,继续打造韵动宿城体育大舞台品牌活动阵地,实施“1313”行动计划调动体育协会和体育团队统筹布局太极拳、柔力球等体育项目。

(三)加强科学健身指导

组织完成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建立区、镇(街道)二级国民体质监测、评价与健身指导网络化平台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组织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做好运动处方的选配和升级,年举办科学健身科普讲座

(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1.做好重大赛事备战参赛。制定备战参赛方案,制定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的倒计时备战计划,积极参赛、力争夺牌

2.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深化竞技体育改革,推进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到2025年,建成8个以上机制完善的共同体学校。做大做强田径、排球等传统体育项目,提高橄榄球、篮球、等项目水平,向上输送优秀运动员300名以上。

3.优化市队校办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市队校办工作机制,优化布局市实验学校南师附中城北路校区与市运动中心、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共建体育项目。2023年计划新增支口实验学校为市队校办项目训练单位。

4.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教练员新增2名专业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队伍深入开展专技战术、医疗康复、团队管理等研究筹划成立排球、田径、棒垒球、体操、少儿体适能等体育俱乐部。

()强化学校体育

1.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培养新型体育人才。整合体育和教育资源,实施《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高质量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3.打造学生健康工程,助力学生健康发展。每天至少安排1次、不低于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素质、速度灵敏素质,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落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视力健康监测,确保总体近视率每年平均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开展脊柱侧弯、肥胖等体质健康问题宣传教育。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专项督查评估

4.完善体育竞赛体系,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建立市、区、校三级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各中小学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综合性运动会。开展区长杯足球、篮球、排球精品赛事和田径运动会

(六)壮大体育产业

1.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利用古黄河、运河等生态自然资源,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和赛事活动。大力发展健身服务业推进体育健身、体育培训行业发展

2.规范体育市场管理。规范校外体育类培训机构的许可、收费、招生、教学等办学行为执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审批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规范发展。

3.促进体育消费。拓宽消费空间配合夜间经济,推广街头篮球、轮滑、荧光夜跑等体育活动,拉长消费链。

五、《规划》提出四点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加强宣传引导。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4.加强监督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