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1)依照国家统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全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搜集、整理、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核定、公布全区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
(2)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区重大的区情区力调查。
(3)组织实施农林牧渔业和农村住户、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运输邮电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基本单位、能源、投资、人口、劳动力、公共管理及服务业、反映社情民意等统计调查。
(4)组织实施全面小康监测,对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和监督,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为区委区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5)组织实施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对乡镇街道和部门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统计调查对象实施统计监审,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
(6)指导全区乡镇(街道)和部门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全区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和统计数据库。
(7)组织开展全区统计干部教育、统计知识培训。
(8)承办区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情况。
根据部门职责分工,本部门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综合统计科、法治科。本部门下属单位包括:宿城区统计调查队、宿城区普查中心、宿城区统计专项监测中心。从决算单位构成看,纳入宿城区统计局2020年部门汇总决算编制范围的预算单位共计2家,具体包括:宿城区统计局本级、宿城区统计调查队。当年无变动。
3.人员情况。
本部门年末实有人数27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8人,事业编制人员19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提品升质,统计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制定《宿城夯实统计根基 提升业务能力工作办法》,坚持镇街道(园区)“十有十化”;村居(社区)“六到位六提升”;四上企业“四有四化”全覆盖。二是加强镇(街道)、园区统计队伍建设,明确2名以上专职统计业务人员,招聘协统员22名,统一配备统计调查专用电动车50辆。三是实现“四上”企业统计人员配备全覆盖,645家“四上”企业均配备专兼职统计员,各项调查样本点位均聘有统计协管员或辅助调查员,统计力量更加完备,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2.依法治统,统计督察整改全面完成。紧紧围绕省统计督察组反馈的问题和具体整改措施,出台《宿城区统计局贯彻落实江苏省统计局第1统计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宿区统发〔2021〕5号),聚焦学习贯彻、基层基础、改革创新、数据质量等方面,逐项对账销号,逐条认真落实,统计局层面34项整改措施,全面整改落实到位。协助区委区政府层面落实22项整改举措,有效提升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形成“1+3+X”攻坚举措,拟省局推广学习。
3.高效务实,圆满完成“七人普”工作。按照省、市人普办统一部署,坚持依法普查,制度普查,主动承接市级人口普查综合试点,提炼总结“5997”试点成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学习。强化“五精五严”工作举措,扎实有序开展小区图绘制、户主姓名底册摸底、长短表登记等各阶段普查工作,在全市领先率先,圆满完成全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区统计局荣获国家级先进集体;双庄、河滨、项里、龙河、中扬荣获省级先进集体。
4.争优创先,改革创新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借力市局电商入库改革试点,探索创新宿城电商入库“555”工作法,稳步推进耿车、中扬两家试点镇,已成功入库零售企业23家;二是借力区政府联合市统计局授、挂牌活动,精心组织57家限下贸易调查样本点挂牌活动,提高各项调查样本单位为国统计的荣誉感、责任心,有效提升统计调查数据权威性、公信力;三是创建统计资料开放共享机制,搜集整理近20年来统计资料,实现统计资料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共享化。截至目前,已整理完善档案资料1344盒11000余件、各种统计书籍、年鉴、资料3000余册。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本部门收入、支出年初预算数均为976.39万元,与上年相比收、支年初预算数均减少292.58万元,下降23.1%。主要因2020年新增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经费,2021年普查工作已收尾。
年度执行中,收入调整预算数为966.2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937.48万元、其他收入28.79万元。与收入年初预算数相比减少10.12万元,主要因2021年节约工作中经费的开支。支出调整预算数为1012.2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89.75万元、项目支出422.46万元。与支出年初预算数相比增加35.82万元,主要因新增中央级、省级费用,且包含2020年结转资金的支出等。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本部门收入年初预算数为976.3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976.39万元。年度执行中,收入调整预算数为966.2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937.48万元、其他收入28.79万元。与上年相比收入调整预算数减少625.28万元,下降39.3%。主要因2020年;增加七人普经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等,且2021年财政收回结转结余资金。
2021年本部门支出年初预算数为976.3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87.39万元、项目支出489.00万元。年度执行中,支出调整预算数为1012.2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89.75万元、项目支出422.46万元。与上年相比支出总计减少564.12万元,下降35.79%。主要因2020年增加七人普经费支出,2021年普查工作已收尾。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2021年本部门收入总计966.27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减少10.1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937.48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减少38.91万元,主要2021年财政收回结转结余资金;其他收入28.79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增加28.79万元,主要增加省调局、中央级等统计经费。
2021年本部门支出总计1012.21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增加35.8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2.79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增加45.13万元,主要因增加目标考核奖等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52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减少3.74万元,主要因人员调整、基数变动;卫生健康支出16.76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减少1.1万元,主要因人员调整、基数变动;住房保障支出123.14万元,与年初预算数相比减少4.45万元, 主要因人员调整、基数变动。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2021年本部门收入总计966.2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为937.48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97.0%;其他收入28.79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3.0%。
2021年本部门支出总计1012.2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为 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98.0%;其他收入支出20.20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2.0%。按功能科目分类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2.79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8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52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4.9%;卫生健康支出16.76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1.7%;住房保障支出123.14万元,占总支出比重为12.1%。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2021年本部门支出1012.21万元。其中,按支出经济分类看,工资福利支出556.74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11.52万元、资本性支出43.95万元。
“三公”经费预算数是3万元,支出决算数是6.55万元。支出合计中,公务接待费6.55万元、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无因公出国(境)费。 主要因2020年度有三公经费结转,故2021年预算中减少该部分金额。
本年度会议费预算0万元,支出决算数0万元。
本年度培训费预算39.84万元,支出决算数10.81万元,因受疫情影响,减少大规模培训次数,改用视频会议等方式召开。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1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收入937.4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576.77万元,下降38.1%,主要因2020年新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财政拨款支出992.01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487.82万元,下降33.0%。其中,基本支出589.75万元,项目支出402.26万元,主要因2020年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支出,2021年此项工作已收尾。
5.非财政拨款收入分析。
2021年本部门非财政拨款收入28.79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48.52万元。主要因2020年上级拨入七人普试点经费等。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21年本部门年末结转和结余17.38万元。其中,按资金来源看,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0.17万元、其他收入结转和结余17.21万元;按资金性质看,基本支出结转0万元,项目结转和结余17.38万元,主要为省调局统计经费的结转。
宿城区统计局(本级)年末结转和结余17.38万元。其中,按资金来源看,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0.17万元、其他收入结转和结余17.21万元;按资金性质看,基本支出结转0万元,项目结转和结余17.21元。
宿城区统计调查队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2021年本部门年末资产合计75.16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06.63万元,下降58.7%,主要因2021年支出2020年未发放的经费,且2021年财政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其中流动资产合计18.8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103.18万元;非流动资产合计56.2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3.44万元。
2021年本部门年末负债合计1.68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80.24万元,主要因2020年未发放的七人普经费在2021年支出。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无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无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我单位依据《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和区财政局有关规定,及时修订《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使全局人员有章可循,为我单位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奠定基础。同时按照区纪委、区财政等部门的要求,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按照财务决算工作的总体要求,由专人按时保质完成填报。
2.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我单位始终把强化会计基础、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一是认真选配财会人员。按照规定配备财会人员,并做到会计、出纳分设;二是规范会计科目。按照区财政局规定的《支出分类科目》要求,正确整理原始凭证、填制报账单据;三是注重财会人员业务知识水平提高。能够积极参加区财政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并能学以致用,指导财务工作开展。
3.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做好后勤保障,确保统计工作正常开展。一是如实反映,及时汇报,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定期和不定期向局领导汇报经费使用情况,便于领导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以便正确决策,确保用好资金,推动统计工作开展;二是专款专用,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对普查及其他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定期做好专项经费预算表,确保普查及其他专项工作正常开展;三是严格把关、规范使用。坚持重大资金、重大项目支出领导集体研究,坚持按区纪委、区财政局规定进一步规范报账程序,坚持规范执行各项支出标准,坚持严格管理资金,坚持收支两条线,保证资金使用规范。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1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调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