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宿城区《关于印发宿城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宿区政办发〔2018〕3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效,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打造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法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切实把公开透明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政务信息梳理和整合力度,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内容;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申请的处理流程,拓展政务信息公开形式,方便公众查阅和获取所需信息;建立健全各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逐步形成政务信息公开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积极做好政务公开日常工作
1、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积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局目标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加大分值权重,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责任科室:办公室,配合部门及单位:各科室、分局、执法大队)
2、严格公文公开。公文办理严格政务公开程序,拟制公文时应明确公开属性,随文报批,需在公文附注部分标注“此件公开发布”“此件依申请公开”“此件部分公开”“此件不予公开”等字样;拟依申请公开、部分公开或不予公开的,要依法依规说明理由。(责任科室:办公室,配合部门及单位:各科室、分局、执法大队)
3、加强权力事项工作。在权力事项清单基础上,配套公开办事指南,公布办理范围、运行流程、材料目录、法定办理时限、承诺办结时限、涉及的中介服务机构等基本信息;编制完成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对公开信息的主体、内容、时限、方式等进行规范,并实行动态调整。(责任科室:行政审批科,法规科,配合部门及单位:各科室、分局、执法大队)
5、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进一步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建议和提案,承办单位要应公开尽公开。(责任科室:办公室,配合部门及单位:各科室、分局、执法大队)
6.推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时公开抽查结果信息。(责任科室:办公室,配合部门及单位:食品科、药械科、特设科及相关部门)
7、努力做好政务服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公开网上办事服务信息,清理并公开公众和企业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证明材料,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通过各种渠道可以精简的一律精简。推进“不见面审批”标准化建设,动态调整“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推动网上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办事指南之外不得增加其他要求。持续扩大网上办事服务范围,推出更多的服务事项实现在线填报、审查、办理和查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公开标准化。持续深化“3550”改革,及时公开相关举措、工作进展、改革成效等情况,全面公开涉及市场准入方面的办理流程、审批时限等信息。(责任科室:法规科,配合科室:行政审批科)
(二)促进政策解读知晓率和公信力的提升
加大政策解读工作力度,推进落实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常态化政策解读机制。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对政策文件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标准,以及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举措、新旧政策差异等进行全面、准确解读。统筹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撰写文章等方式,努力扩大解读宣传受众面,切实增强政策解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责任科室:法规科,配合部门及单位:各科室、分局、执法大队)
(三)及时回应社会各种关切
1.综合运用门户网站、报刊电视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多途径、广覆盖地开展主动公开工作。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栏目系统建设和公开栏目设置,增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切实用好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强、交互性好的优势,重点做好信息发布和互动回应工作,切实做好国务院、省、市、区重要政策信息及时转载、传播。及时发布工作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正确认识、广泛认同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做好食品、药品、质量、特设等热点舆情回应,引导社会预期。(责任科室:办公室,配合部门及单位:食品科、药械科、质量科、特设科等相关科室)
2.做好舆情研判引导工作。进一步增强政务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在舆情形成之前,迅速回应,化解不利因素,引导向好发展,并及时跟进和调整策略。对已经形成的舆情、媒体关切、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认真回应关切。依法依规明确回应主体,落实责任,确保不失声、不缺位。
(四)进一步强化依申请公开工作
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并明示救济渠道,答复形式要严谨规范。拓展并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网上受理系统,定期对网络申请渠道开展检查测试,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责任科室:办公室,配合部门及单位:各科室、分局、执法大队)
四、明确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加强配合。各科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相关要求,明确办理具体责任人员及时限要求等。责任科室要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和推进任务落实。各配合部门及单位应积极主动配合,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责任科室要加强协作,加强沟通,齐心协力,认真制定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动态管理,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二)注重实效,加强督办。牵头部门加强督查评估,年内对政务公开专项督查评估不少于1次,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立足实际,加强创新。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指导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丰富形式、完善载体,使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贴合实际、形式多样、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