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宿迁市宿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研究起草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并督促实施;推进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运行监测协调;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投资和技术改造相关工作;负责全区先进制造业体系建设和集群发展;推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全区有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行业管理;统筹推进全区信息化发展;负责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推进全区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综合协调全社会节能工作;培育发展全区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骨干企业;负责全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2.机构情况。本部门内设机构包括宿迁市宿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本级),分为办公室、运行监测协调科、产业规划投资与节能和综合利用科、中小企业与信息化发展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等5个科室。下属事业单位为宿迁市宿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3.人员情况。编制行政10人,事业11人。2021年年末行政实有10人,事业实有10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今年以来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主要工业指标。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4.15亿元、同比增长32.0%,增速三县两区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增速三县两区排名第一;实现工业开票销售311.43亿元、同比增长27.3%。新增开票超10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11家、超2000万元企业51家,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10%、127.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2家,实现工业增值税3.63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0%。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以产业链培育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市20条重点产业链涉及我区15条产业链共实现产值226.96亿元,同比增长34.1%,完成年度目标的118.89%。市对区产业链考核三县两区排名第一。其中纺织服装、绿色建材、食品加工产业链规上产值分别实现72.15亿元、48.02亿元、24.2亿元,同比增长36.6%、24.28%、6.68%;四大先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25.79亿元,同比增长61.21%。10条重点产业链规上企业占有率达79.4%。
(3)企业质态不断提升。超前谋划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推广运用,超前谋划推进新产品、新技术推广运用,实施千企千万技改项目45个,完成竣工项目32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区技改投资增长50%以上。建成省级绿色工厂2个、市级绿色工厂5个,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增省级新产品新技术38个、省生产性服务业优秀机构1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2户、三星级及以上上云企业60户(其中四星级9户,三星级51户),创成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户,省“专精特新”产品1户,获得市“专精特新”产品6户,获得市“专精特新”小巨人9户。列入2021年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计划企业15户,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通过省级以上新技术新产品认定48个,完成年度目标的240%,完成率全市第一;新列入省两新推广目录新产品4个。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个、省级智能示范车间2个、市级车间6个。江苏熵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2021年省生产性服务业优秀服务机构,全市唯一入选企业。佩捷纺织被评为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省10个,全市唯一,项目资金4000万),腾宇机械创建的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进入现场核查(全市唯一)。
2.创新举措和特色做法。
(1)加强企业帮办服务。进一步加大帮办企业力度,分科室负责联系重点产业链企业培育,建立20位区领导和7个区直部门挂钩联系制度和“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结合“政企沟通”新机制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加强工作指导,累计走访调研企业1100余户次,解决用工短缺、资金困难、项目申报等问题100余个。组建快速调研小分队,开展“聚力五大创新、建设四个宿城”大讨论大调研大实践活动,开展工业重点指标调研、5G信息化调研等活动10余次,相继撰写调研报告上报区领导,3篇获区领导批示,努力做到察实情、出实招、促发展。
(2)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我局围绕“5321”工程、重点产业链条培育,以系统化研究、清单化管理、常态化推进,常态化推动培育目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数字转型等9项清单细化内容。召开工业经济指标会商会10次、编印《宿城工信月报》10期,以月度召开工业经济运行会商会为抓手,宏观把控重点属地和“3+4”产业发展态势,全面摸清10条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断点痛点,促进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微观了解企业运行成本、产能发挥、开票销售、产值等经济指标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针对下滑或异常企业,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帮助企业稳运行、防风险。会同人社累计提供各类岗位1.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300余人,为600余家次企业提供用工服务。
(3)精准滴灌扶持政策。为了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助力“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我局全面总结企业重点关心难题,联合科技、财政等部门为企业“把脉问诊”20余次,收集意见80余条,有针对性牵头制定《关于加快重点产业链培育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支持乡镇工业加快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新一轮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5321”工程,深入推动五大突破实施八大工程,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布局,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为方便企业读懂政策、运用政策,我局梳理汇编市区最新出台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开展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惠企政策宣讲活动4次,同时将政策重点进一步研究提炼,印发成册、送策上门,累计发放1000余册,积极宣传解读、指导申报,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4)改革创新实现突破。把改革创新作为抓全局工作第一要务,逢会必讲,充分挖局改革创新潜力,省生产性服务业优秀服务机构评定实现突破,省首台套实现连续两年仅有宿城进入省级核查,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入选。同时组织熵图、永泰睿博两家企业申报2021年度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目前两家企业均通过第一阶段资料审阅,下阶段将做好现场评审准备工作,争取省级认定。组织电子电气产业园申报2021年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目前已经通过资料审阅、接受现场评审,下一步将根据省厅意见要求,完善材料,继续针对小微企业做好园区创业创新服务工作,争取省级以上认定。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2021年年初预算收入390.83万元,2021年年初预算支出390.8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29.14万元,增加 8.06%。主要原因是正常的工资、津贴、福利增加和调研企业次数增多,产生的其他交通费增加。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支出与预算及上年对比分析。
(1)2021年初预算收入390.83万元,2021年决算收入4823.86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4433.03万元。2020年决算收入3986.47万元,2021年比上年同比增长21.01%。
2021年初预算支出390.83万元,2021年决算支出5997.15万元,决算数大于预算数5606.32万元。2020年决算支出5013.79万元,2021年决算数较上年同比增加19.61%。
(2)差异原因分析。
2021年收入决算大于预算数,主要因为收到对企业补助资金是当年下达指标,未纳入年初预算,均为本年追加预算。2021年支出决算数大于预算数,主要因为拨付给企业的补助资金,未纳入年初预算,均为本年追加预算。
2021年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21.01%,主要因为根据企业实施项目实际情况,2021年企业实施项目增加,本年追加的对企业补助资金增长,收入增加。2021年支出较上年同比增加19.61%,主要因为根据企业实施项目实际情况拨付,本年企业实施项目增加,相应拨付给企业的支出也增长。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2021年收入决算数4823.8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816.71万元,占99.85%;其他收入7.15万元,占0.15%.
2021年支出决算数5997.1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9.88万元,占2.50%;科学技术支出3750.16万元,占62.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96万元,占1.00%;卫生健康支出11.84万元,占0.20%;节能环保支出164.78万元,占2.75%;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774.96万元,占29.60%;住房保障支出85.57万元,占1.43%.
(2)2021年收入决算数4823.8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决算数457.56万元(包括人员经费431.09万元、公用经费26.47万元),项目支出决算数4366.3万元。2021年支出决算数5997.1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决算数465.90万元(包括人员经费433.96万元、公用经费31.94万元),项目支出决算数5531.25万元。
2021年收入、支出决算分类构成情况表
按资金性质 分类 |
2021年收入 决算数 (万元) |
按资金性质 分类 |
2021年支出 决算数 (万元) |
按经济 分类支出 |
2021年支出决算数 (万元) |
一、财政拨款预算 收入 |
4816.71 |
一、财政拨款支出 |
5821.44 |
一、工资福利支出 |
432.71 |
(一)基本支出 |
457.56 |
(一)基本支出 |
465.90 |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 |
82.85 |
1、人员经费 |
431.09 |
1、人员经费 |
433.96 |
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26.24 |
2、公用经费 |
26.47 |
2、公用经费 |
31.94 |
四、资本性支出 |
3.49 |
(二)项目支出 |
4359.15 |
(二)项目支出 |
5355.54 |
五、对企业补助 |
5451.86 |
二、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项目支出 |
7.15 |
二、非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 |
175.71 |
|
|
合计 |
4823.86 |
合计 |
5997.15 |
合计 |
5997.15 |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公务接待费预算数12.30万元,2021年支出决算数12.30万元,预算执行率100%。2020年支出决算10.26万元,2021年支出比上年增加19.9%。2021年公务接待81批次,比上年增加1.25%,接待951人次,比上年增加58.24%。主要原因为增加招商力度,全区招商协作组公务接待费增加。
2020-2021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决算情况(单位:元)
指标 |
预算数 |
决算数 |
预算执行率 |
公务接待批次(个) |
公务接待人次(人) |
2020年 |
106000 |
102572.80 |
96.77% |
80 |
601 |
2021年 |
122980.5 |
122980.5 |
100% |
81 |
951 |
同比增长 |
/ |
19.90% |
/ |
1.25% |
58.24% |
(2)会议费支出情况:
2021年会议费预算数为18810元,支出为18810元,2020年会议费支出为0。
(3)培训费支出情况:
2021年培训费预算数13649元,2021年支出决算数13649元,预算执行率100%。2020年培训费支出决算数1120元,2021年支出数比上年上涨11.19倍,主要因为根据工作实际,对企业人员举办了数字化培训、信息化培训等培训。
2020-2021年培训费支出情况
序号 |
年份 |
组织培训次数(个) |
参加培训人数(人) |
培训费(元) |
1 |
2020 |
2 |
30 |
1120 |
2 |
2021 |
2 |
130 |
13649 |
(4)其他对单位影响较大的支出情况。
无
(5)重点经济分类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无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2021年财政拨款收入4816.71万元,2020年财政拨款收入3817.11万元,2021年比上年上涨26.19%。2021年财政拨款支出5821.4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65.90万元,项目支出5355.54万元),2020年财政拨款支出5009.15万元,2021年财政拨款支出比上年上涨16.22%.
2020-2021年财政拨款支出构成情况(单位:万元)
年份 |
基本支出 |
项目支出 |
财政拨款支出 |
2020年 |
417.48 |
4591.67 |
5009.15 |
2021年 |
465.90 |
5355.54 |
5821.44 |
同比增长 |
11.60% |
16.64% |
16.22% |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2021年资金结存20.2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结转12.76万元,非财政拨款结转6.45万元,非财政拨款结余1万元;银行存款67.11万元,财政应返还额度为0。
2.结转和结余规模较大的原因分析及消化结转和结余的对策。
项目支出结转资金为项目还未完全完成,部分资金在2022年支付,因此结转下年。2022年将加大支付使用进度。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2021年资产88.32万元,较上年下降94.94%,主要因为根据财政要求,将以前年度资金上缴国库。
2021年负债48.82万元,较上年下降21.73%,主要因为补缴以前年度人员保险个人部分和转拨项目资金。
2020-2021年资产、负债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类别 |
2020年 |
2021年 |
增减值 |
增减幅度 |
资产 |
1743.74 |
88.32 |
-1655.42 |
-94.94% |
负债 |
62.37 |
48.82 |
-13.55 |
-21.73% |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概述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单位按照《预算法》和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编制绩效目标,依据本单位三定方案的职责确定。完成本年度项目绩效目标任务。
2.概述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本单位按照《预算法》和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编制绩效目标,依据本单位三定方案的职责确定。完成本年度项目绩效目标任务。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缺乏主动性。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考核机制不完善。下一步,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激励与问责制度,不断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本单位2021年财务管理规范有序,部门决算工作严格按照区财政部门要求组织编报、审核,有序推进。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本单位按照财政部门要求及时上报、公开。
(三)对部门决算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