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宿迁市公安局宿城分局文件
宿公分发〔2022〕43号
关于宿城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2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
张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学校上下学校门口交通管理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接您建议后,因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权限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我局无管辖权,为切实办理好您的建议,我局第一时间将您所提建议商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予以办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承办后,对您所提的建议进行研究会办,并第一时间落实到行动中,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在全面摸清辖区学校底数基础上,根据“路长制”和护学岗警力安排,组织警力对所有学校周边道路特别是校园门口开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行人过街设施、物理减速设施、交通隔离设施、停车泊位等交通设施设置不标准35处、破损缺失102处,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专门的安全隐患台账,及时会同住建、交通等职能部门整改隐患。
二、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所有校园50米范围内设置人行横道线,在周边路口全部安装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限速值30公里/小时的限速标志和解除限速标志以及纵向或横向减速标线,根据校园假期以及上下学时间设置辅助标志明确限速时段。科学合理设置机非、人非分隔设施,保障通行安全。
三、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组织。加强与教育部门、学校沟通协作,按照“一校一策”原则制定工作方案,采取错峰上下学、潮汐车道设置、单向交通组织等方式,缓解校园周边道路交通高峰压力。统筹优化校园出入口设置和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上下学时段对校园周边道路采取临时限行管控措施,均衡交通流量,减少交通集聚。严格校园周边道路占道施工审批并加强日常管理,规范设置施工区域、完善安全设施,减少对通行的影响。
四、开展“警家校”示范创建。会同教育部门开展文明交通示范校园创建,以厦门路学校“警家校”三位一体交通管理工作机制为样本,通过探索实践,创建一批交通设施齐全规范、交通组织科学精细、共建共治机制健全、师生家长文明守法、道路交通有序顺畅、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示范校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整体管理水平提升。
五、缓解接送学生停车难问题。大力挖掘校园周边停车资源,推动学校附近单位、住宅小区等内部停车设施开放共享,开辟远端停车场,向外围疏解接送学生停车需求。推广在校园门口设置专用接送通道、车辆即停即走等措施,避免车辆长时间聚集停留。结合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情况,合理设置禁止停车、禁止长时停车、限时段限时长停车等标志标线。
六、深化联动共治护学机制。加强与辖区派出所、巡特警等警种警力联勤联动,加强护学岗勤务和校园周边上下学时段高峰勤务,每月编排护学行动勤务安排表,落实护学力量,切实增强学生儿童安全感。根据不同学校状况,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一校一策”“一园一策”研究针对性交通秩序治理方案、护学机制,充分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探索实施公安民警、学校老师、家长、保安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1+N”护学模式,共同维护好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构建校园周边安全区域。
七、严管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以校园周边道路为重点,加强学生上下学高峰交通管控,增加巡逻警力,强化交通疏导,及时查纠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行为和“黑校车”、流动摊点治理力度,保障学生步行和汽车安全顺畅。完善校园周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规范设置醒目的提示标志,通过非现场执法手段,加大对违法停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如对上述答复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人:庞丽敏,电话:82163330。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