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徐 建
2024年,本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履职担当,全力推进法治建设,护航宿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依法依规,不断拓展信息公开宽度。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熟练依申请公开工作流程,确保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合法、及时、准确开展。截至目前,围绕粮食能源保障、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服务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8条,其中政府信息公开指南1条,文件、总结及其他51条,机构信息7条,财政信息2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1条,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信息99条,行政事业性收费7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件,均按时办理。
二是积极开展夏秋粮收购,做好粮食行业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做好夏、秋粮食收购工作,全区完成夏粮小麦收购23.2万吨、秋粮收购7.5万吨,有力确保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落实到位、农户种粮利益保障到位。圆满完成宿城区2024年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和2024年春、秋季库存粮油普查暨储存安全排查工作。全年组织监督检查8批次(其中联合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跨部门检查2次、独立开展双随机检查3次),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2人次,检查粮食经营主体55家次(其中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检查23家次),单独开展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检查12批次60家次。
三是深化营商服务,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围绕营商环境创新评价8类认定标准,排定年度重点推进创新事项,坚持按月调度通报,定期总结梳理。深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入企服务“十举措”,持续推进“规范执法检查”“接诉即办”“免申即享”等举措全面落实见效,组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建立入企执法检查备案制度,规范入企执法检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对各项举措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是高效归集信息,将依法行政贯穿信用建设始终。一是提升数据质效。全年共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1.7万余条,其中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数据报送4000余条,合规率为100%,信用承诺类数据报送1.2万余条,入库率100%,数据归集时效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信息应用。今年以来在资金申报、项目审批、评优评先、政审招聘等多环节开展信用审查,并将失信记录作为审核重要依据,共出具报告700余批/次,涉及1.5万余人/户;三是强化失信治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相关部署,积极推进“双屡”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印发“信用修复一件事”办理指南,依托宿城区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办理专窗,实现信用修复事项线下“一站式”受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暖心的信用服务。
五是高质量完成价格认证工作,确保认证工作流程合法合规。着力做好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涉案物品价格认证工作。2024年,共受理价格认证案件406件,其中公安机关提出的涉刑案件400件,涉纪案件6件,涉案金额共计1100万元,100%高质量办结,全年0案件行政复议;截至目前,共完成上报各类监测报告表格800余份,采集汇总处理上报监测数据5300条次,完成价格监测48篇周报、12篇月报数据信息准确率100%;高效完成龙河镇龙悦府部分商品住房、宿城经济开发区新城雅苑安置小区价格备案工作,为全区民生实事、社会维稳做出发改贡献。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思维需进一步强化。少数干部对法治建设在保障经济项目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存在把经济建设当作“硬指标”,把法治建设当作“软指标”的情况,未完全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习惯,影响了法治建设成效。
二是法治工作需进一步细化。在强化制度供给,深化改革创新工作中,存在工作理念转变困难、制度机制不完善、创新力不足等情况,导致法治工作与部门职责融合进展缓慢,前进力不足。
三是法治成果需进一步催化。法治宣传效果有待加强,群众和企业主动参与感不高;对于营造良好的法治投资环境,政策宣传和驱动力不足,各项政策法治化、规范化、公开化、程序化不足,使得政策群体覆盖面较小,无法形成良性、高效的法治招商内驱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我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
一是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充分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推进法治建设结合起来,督促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将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列为全局领导班子述职重要内容,将学法用法守法与党员活动日、大讲堂等活动相结合,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履职能力。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强化法制审核。融合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任务和发改权力清单,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的规范要求,邀请法律顾问结合本局执法难点和痛点,开展业务法律知识、执法技能专业培训,助力我局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螺旋式提升,确保行政执法公示清晰、执法流程记录详尽、重大执法决策经过法制审核,同时还要严格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各类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推动法治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三是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结合周六志愿服务、“双随机”检查、日常巡查等活动,采用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工作人员进社区普法等多种方式,开展“谁执法谁普法”等专题活动,增强执法与民融合性和执法为民的本质性,推进行政执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实现行政执法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