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宿城区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索引号 | 321302/2021-00136 | 分类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其他 报告 |
发布机构 | 宿城区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
文号 | 关键词 | ||
文件下载 | 宿城区人民政府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docx | ||
时效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国务院和省、市相关文件规定,现公布宿城区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年报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等六个方面组成,电子版可在“宿城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sqsc.gov.cn/)-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载。如对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宿城区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科联系(地址:宿迁市宿城区成子湖路1号,邮编:223800,电话:0527—82960096,电子邮箱:scqxxgk@163.com)。
一、总体情况
2020年,宿城区严格执行《条例》内容,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紧紧围绕国务院和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和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标准,优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培训,深化政策文件解读,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政务公开培训方面
2020年10月,牵头组织“政务公开大讲堂”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对新《条例》中的依申请公开进行全面重点培训,深入解读《条例》,强化能力提升,切实提高依申请公开办理的规范性。梳理更新宿城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通讯录和工作群,确立新接手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实行跟班学习制,通过模拟信息公开申请,熟悉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切实掌握文书格式,全区各单位共17人在政府办跟班学习32天。
(二)主动公开方面
2020年,全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7470条,其中通过各级政府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202条,通过政务新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067条,其他途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201条。未出现举报、投诉、泄密等情况,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合法、规范、高效、便民。
1.加强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及时公布2020年度区重大建设项目批准服务信息、批准结果信息、招标投标信息、征收土地信息、重大设计变更信息、施工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竣工等有关信息,公开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投资进展情况等信息79条,确保重大建设项目过程信息公开透明。
2.加强财政资金、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强化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力度,细化预算公开内容,规范预算公开方式,及时公开经区人大批准的预算、决算等情况,实现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预决算公开全覆盖。完善专项资金定期公开制度,加强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公开工作,及时发布2020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主动公开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公告、中标公示、采购合同、采购结果等信息1076条。
3.加强精准脱贫信息公开。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民生投入等方面,及时公开扶贫政策、扶贫对象识别与退出、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信息,以主动公开助力精准脱贫。聚焦巩固、提升两大重点,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五大行动”,率先实施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试点。2020年,通过“宿城在线”公布相关信息34条。
4.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公开。2020年,按照省、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精心制定“一年小灶”方案,高标准完成一年小灶整治任务。按照“1+32+N”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要求,完成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借助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对重点行业企业的33个点位开展实时安全监管,确保风险受控、运行安全。2020年,通过“宿城在线”应急管理信息公开专栏等平台,快捷高效发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信息46条。
5.加强民生公益信息公开。
一是教育方面。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公开。2020年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7所、新移交小区配套幼儿园11所、新增省优质园2所、通过省优质园复审1所、申报创建市优质园3所。古城街道社区“社区声乐学习体验园”被中国成协评为“终身学习品牌”,宿城中专“郝氏泥塑”被评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2020年,在“宿城在线”和其他平台公开相关信息156条。
二是医疗卫生方面。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罗圩、靳桥、陈集等乡镇医院相继新改扩建综合楼、病房楼,引进医疗设备。持续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全区完成11家乡镇医院中医馆和48个村卫生中医阁建设。坚持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大类55项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提高至80元。疫情暴发以来,全区累计排查重点地区返宿人员5800余人、开展流调1300余人、核酸检测14278人、抗体检测6294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59人,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个境外输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2020年,在“宿城在线”医疗卫生等专栏和其他平台公开相关信息396条。
三是公益救助和社会保障方面。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4月1日起,城市、农村低保标准统筹提高至610元/人/月;困难残疾人补贴标准提高至610元/人/月;城市“三无”提高至15307元/人/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统筹提高至9061元/人/年;机构和分散孤儿养育标准分别提高至2020元/人/月、1310元/人/月。2020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5个,日间照料室1个,打造养老服务15分钟生态圈。2020年,通过“宿城在线”社会保障、公益救助专栏和其他平台公开相关信息432条。
四是环境保护方面。及时公开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污染防治办法,并做好相应政策解读,加强重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过程和结果信息公开。大气环境质量的PM2.5浓度为45μg/m3、全区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100%达标、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00%达标。2020年,通过“宿城在线”环境保护专栏、公示公告专栏公开环保执法、环评公示等信息132条。
五是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方面。健全监管机制体制,推动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等文件。全年抽检各类食品3405批次、药品175批次,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疫苗使用单位监管覆盖率100%,建成标准化农贸市场快检室8家。“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机制常态化运转,制定开展双随机任务150次,公示许可信息12371条。2020年,通过“宿城在线”食品安全、食品药品、产品质量信息公开专栏等公开信息112条。
(三)依申请公开方面
2020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8件,较去年增加69件,增长率为239%。当面申请4件,信函申请14件,网上申请80件。98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有5件结转下一年度继续办理,其他93件均按时规范办结。已办结的93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属于“予以公开”48件,占比为51.6%;“部分公开”4件,占比为4.3%;“不予公开”4件,占比为4.3%;“本机关不掌握相关信息”34件,占比为36.6%;“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的”2件,占比为2.2%;“其他处理”1件,占比为1%。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集中在征收补偿、土地增减挂钩、物业管理、财政资金等领域。
(四)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大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工作。专门成立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组,由区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牵头,区26个试点领域主管部门以及乡镇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专职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工作,共召开推进会议4次,问题研讨会6次,2020年11月30日按照部门和乡镇街道职能划分,形成宿城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初稿。12月份,在乡镇街道完成承接赋权的基础上,再次完善相关目录,并根据省办26个试点领域参考目录,对公开事项、公开要素再细化,经过数轮修改完善,形成了《宿城区26个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及补充目录》和《宿城区乡两级政府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五)平台建设方面
完善“宿城在线”政策文件专栏,添加政策文件下载路径,方便群众查阅获取。坚持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在文字解读的基础上,创新图文、图表等政策解读方式,2020年更新政策解读材料25次,其中图文、图表式政策解读7次。
(六)监督保障方面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分别由专人负责,始终坚持“日抽查、月检查、季通报”工作机制,连续4年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考核。强化信息公开外部监管,“宿城在线”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1.主动公开方面。政策解读形式创新力度不够,目前政策解读的形式还是以文字、图片为主,视频、动画等形式解读不足。一是不断提高政策解读创新能力,丰富政策解读形式,通过制作精美、群众乐看的视频,创新做好政策文件解读公开工作。二是将政策解读与政府常务会议组织、政府网站公开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政策解读成效。
2.政务新媒体方面。存在运维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新媒体影响力不强等问题。将加大政务新媒体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学习掌握新时代媒体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加大政务信息发布方法方式创新,精准把握时事热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更多运用动画、漫画、情景问答多种方式制作发布政府信息,创作更多爆款文章,切实提升政务新媒体的关注度、增强政务信息的传播效果。加强多个政务新媒体之间链接互通,力求让群众关注订阅一个政务新媒体,享受多部门政务服务、获取多方面政务信息,全力打造政务新媒体龙头矩阵。进一步优化功能菜单,督促所有政务新媒体立足职能,优化互动功能版块,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及时收集反馈群众意见建议,真正让政务新媒体成为群众与政府互动互通的桥梁纽带。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0年,全区各行政机关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政府信息暂未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