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名称 宿城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016180106/2020-00040 分类 统计公报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宿城区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0-03-31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宿城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区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   

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09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92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0.5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4.67亿元,同比增长8.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986元,同比增长6.8%

 

注:2015年-2018年GDP总量根据四经普调整。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6.626.4: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3.4%,比上年增0.3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3.1%,比上年涨幅扩大1.0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七升一降。其中,七升即为:食品烟酒上涨6.6%、衣着上涨2.7%、居住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3.6%、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1.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7%一降即为:交通和通信下降1.4%

二、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19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亿元,同比增长5.3%(现价)。其中,农业22.47亿元,林业1.08亿元,牧业7.16亿元,渔业8.7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2.29亿元,占比分别为53.8%2.6%17.2%20.9%5.5%。实现农业增加值26.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

 

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37万亩,较上年增加0.06万亩,增长0.08%粮食单产为459.1公斤/亩,比去年增加10.9公斤/亩,增长2.4%,创建区以来单产最高水平;粮食总产35.52万吨,较上年增加0.87万吨,增长2.5%

蔬菜生产较为稳定。宿城区立足主城区功能定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以打造城市的菜篮子为主攻方向,围绕三片、五带、两特色乡镇做好产业规划布局,重点发展绿色果蔬业。全年完成蔬果种植面积10.99万亩,同比增长1.9%

林业生产健康发展。全年新建成片林0.361万亩,农田林网1.46万亩。全区共打造10个省级示范村,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省级三化示范村5。林木覆盖率达29.48%

畜禽生产下滑较为明显。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年生猪存栏2.98

万头,同比下降79.26%家禽存栏198.7万羽,同比下降23.81%;牛存栏1.27万头,同比下降3.05%;羊存栏0.52万头,同比增长8.33%

渔业生产较为平稳。全区围绕渔业项目工程建设,深化渔业

结构调整,推动全区渔业产业升级,渔业生产较为平稳。据统计,全区渔业养殖面积9.4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3.09万吨,同比增长0.6%

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全年共流转土地面积6.36万亩,建成高效农业面积5.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新增10790亩;完成标准化池塘改造7320亩,新增高效渔业设施面积2450亩,建设长江2号河蟹良种繁育示范基地500亩。新增家庭农场153个,获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9个;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获批省级示范联合体1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3家农业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0个乡镇中102个村居达到市级一村一品一店标准,达标率82.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上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4.5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增加值42.16亿元,同比增长10.5%。从6月份开始,产值和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7.02亿元,同比增长5.9%

 

 

 

 

 

 

 

 

 

 

 

 

亿元企业贡献突出。2019年,全区有42户企业产值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 11户。产值过亿元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39.8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5.8%,同比增长9.5%,对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4个百分点。

千百亿级产业四升两降。 2019年,全区规上千百亿元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97亿元,同比增长8.6%,占规上工业总产值84.0%。其中,机电装备实现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59.3%;家居制造实现工业总产值13.36亿元,同比增长18.7%;新材料实现工业总产值1.58亿元,同比增长44.9%;绿色建材实现工业总产值21.18亿元,同比增长27.9%;食品饮料实现工业总产值29.96亿元,同比下降6.0%;纺织服装实现工业总产值68.49亿元,同比下降0.8%  

 

 

2019年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656113

-0.7

大米

45380

-5.3

饲料

264740.25

-13.3

饮料酒

千升

58970.59

-13.5

1860

1.1

万米

20296.44

-3.0

绒线(俗称毛线)

739.27

-28.1

毛纱

3633

-6.0

毛机织物(呢绒)

万米

690.2

18.4

化纤长丝机织物

万米

371

-14.3

非织造布(无纺布)

3973

31.6

服装

万件

3148.91

6.5

人造板

立方米

205584.71

-7.4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1123

278.1

纸制品

20307.34

18.8

化学纤维

190376

1.1

塑料制品

950

54.5

水泥

362472

49.5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2127939.04

26.1

预应力混凝土桩

309334

-34.5

玻璃包装容器

35979

51.5

玻璃纤维纱

411

21.8

纤维增强塑料制品

10092

-1.6

钢材

24787

-4.7

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

10973.94

-28.7

金属压力容器

2793

-6.0

金属包装容器

14253

1.1

铸铁件

35920

167.1

变压器

千伏安

285574

322.9

互感器

11267

40.5

建筑业低位运行2019年,全区列统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77.20亿元,同比下降15.8%,较去年下滑14.6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工程产值73.03亿元,同比下降16.6%;安装工程产值2.67亿元,同比下降2.9%;其他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506.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1%,其中新开工面积290.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从产业看: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占全部投资的1.0%21.7%77.3%,同比分别增长40.5个百分点、下降8.8个百分点和增长46.3个百分点;从规模看: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9.6%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同比下降83.3%。从结构看:工业投资同比下降8.8%,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2.4%

 

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作用显著。今年以来,随着徐淮盐铁路项目、国电二期项目、镇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高铁站连接线项目和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的顺利推进,全区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额同比增长12.9%,比2018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增长。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区投资的41.2%,同比增长52.4%,高于总投资增速45.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投资增长15.5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全区工业投资同比下降8.8%,降幅逐月收窄,分别比1-6月、1-9月收窄0.53.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经历了从低开高走、急速下滑到平稳回升的过程。

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投资比重提升。随着宿城区四所中小学、城投远大建筑、天朔医疗等项目顺利开工,全区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提升明显。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4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3个,本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8.5%,对全区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0.5%

五、国内外贸易

国内消费运行平稳。201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58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82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8个百分点。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91亿元,同比增长6.3%;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7亿元,同比增长6.8%,农村增速高于城镇增速0.5个百分点。

从所属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6.89亿元,同比增长10.2%;住宿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亿元,同比下降26.7%,批发零售业增幅高于住宿餐饮业增速36.9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来看,限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82亿元,同比增长3.9%;限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76亿元,同比增长7.9%,限下增速高于限上增速4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2019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4049万美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出口38981万美元,同比增长10.77%;进口5068万美元、同比下降37.7%。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43374万美元,占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98.4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67万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比重10.95%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2019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79468万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061万元,同比增长5.3%;政府性基金收入172434万元,同比增长158.3%;中央级收入106915万元,同比增长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82.4%

 

 

 

 

 

 

 

 

分地区来看, 9个乡镇(不含洋北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35万元,6个街道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332万元,宿城经济开发区、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洋北)、城乡统筹试验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768万元。

2019年,全区实现财政支出639968万元,同比增长4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700万元,同比增长14.4%;政府性基金支出189209万元,同比增长2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9万元,同比下降83.2%

金融信贷规模持续扩大。推动民丰银行、江苏银行、农发行与我区签订总投资29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截止2019年末,全区16家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7.01亿元,比年初增加180.6亿元,增长28.38%,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207.95亿元,比年初增加30.75亿元,增长17.35%

七、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2019年,全区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22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24家企业进入公示名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49家,三县两区中增幅最高,达63%新增专利授权121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2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2件,超过既定目标2.88件。新增注册商标1462件,全区有效注册商标5673件。

载体平台建设不断强化。6家企业申报省级研究生工作站、省级研发机构,36家企业开展市级研发机构绩效评价,25家企业市级研发机构备案,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0%。大力推进5个科技综合体建设,其中激光科技综合体初具规模,已签约入驻科技服务机构4家、拥有省级孵化器1个、市级研发机构7个。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年末全区共有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图书总藏量70.2万册,电影放映单位7个,公共歌舞厅50个,广播电视站10个,获市以上评比获奖文艺作品22个。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0.4平方米,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农村文化惠民活动完成942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全年农家书屋组织全民阅读活动1884场。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文旅融合,参加苏州国际旅游展、海峡两岸高雄旅展、北方旅游交易会等展会10余次。举办第三届蚕桑旅游文化节、第十届洋北西瓜文化节、陈集葡萄节等文旅活动,乡村旅游推广不断深入。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2019年,全区共有普通中学(无高中)18所,招生5878人,在校生15312人,毕业生3850人;职业中学2所,招生1584人,在校生4417人,毕业生1558人;小学18所,招生11761人,在校生67017人,毕业生8105人;幼儿园80所,招生9741人,在校生32592人,毕业生12424人;全区共有教职工数8209人,其中专任教师6440人。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12所。职业教育多样发展,宿城中专创建成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省智慧校园等5大省级品牌项目,省职业学校领航学校创建已公示,成为全市一年内完成省级创建项目数量最多的学校。社区教育争创典型,获省级社区教育品牌项目”“优秀成人继续教育机构1个,罗圩乡蔬果种植基地创建成省级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新增正高级教师3名、市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人,市实小、市实小幼儿园获评第二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

体育事业成绩斐然。乡镇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全覆盖。输送的运动员罗静、祁蕾在2019年场地自行车亚洲锦标赛包揽4枚金牌。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宿迁共获8枚金牌,其中宿城区运动员获6枚,打破两项全国青年比赛记录。省十九届运动会总成绩三县两区排名第一,被市政府表彰集体二等功。宿迁市五运会,宿城区代表团共获金牌192.5枚,团体总分4289.2分,位列全市第二。

卫生事业不断提升。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58个,比上年增长1.9%;卫生技术人员2152人,比上年增长8.5%;执业医师415人,比上年增长3.5%;助理医师496人,比上年增长68.7%;注册护士1241人,比上年增长90.0%;卫生机构床位数1457张,比上年增长1.25%

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结核病防控管理,全年投入21.6万元,开展结核病筛查947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5.2%。全年共发现辖区活动性结核病人173例,规范诊疗管理结核病人173例,规范管理率达到100%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筛查,全区产前筛查率96%,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20%,有效减少了出生缺陷的发生,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做好育龄妇女两癌筛查,投入130万元,为全区35-64岁妇女开展免费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共检查15763人,完成任务数的107.23%加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按照3万元/个母婴室建设标准,在市儿童医院、区人民医院、中央商场等17个公共场所建成爱心母婴室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PM2.5浓度均值为46μ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64.4%4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连续三年稳定达标;断面水质优于三类水的水体比例达到100%,为近三年内首次突破,超额完成本年度优三比例达到75%的考核目标

八、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9年,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5.98 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万人;助力落实社保扶贫工作,全区符合条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3.74万人,按100//年标准,共计缴纳374万;落实企业降费减负政策,为全区企业降本减负近7000万元。

就业创业形势良好。精心打造周六招聘日就业服务品牌,春风行动”“清凉一夏”“金秋送岗”“暖冬行动等系列招引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服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99场次,进场招聘企业共200多家,达成用工意向1.2万人。就业技能培训6479人,城镇新增就业62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开展各类创业培训4276人,创办经济实体3966人,创业带动就业17000余人。成功申报省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3个,获奖补资金30万元。申报市级创业培训基地1个。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201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4.08万人。其中:男性37.99万人,女性36.09万人,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5(女性为100),常住人口60.53万人。全区人口计划生育率98.2%,人口出生率为10.21‰,人口死亡率为5.54‰,自然增长率为4.67‰。全区城镇化率64.18%,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9元,同比增长8.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77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1元,同比增长8.8%。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8:12019年宿城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9196元,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1844元,同比增长8.1%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相关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