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农民增收压力增大-2023年宿城区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 ||
索引号 | 016180106/2024-00021 | 分类 | 统计分析 其他 其他 |
发布机构 | 宿城区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
文号 | 关键词 | ||
文件下载 | |||
时效 |
今年以来,宿城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筹,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农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繁荣。
一、农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经济总量平稳增长。2023年,宿城区农业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2023年宿城区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53.84亿元,同比增长5.1%;增加值34.01亿元,同比增长5.2%。
2、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3年,宿城区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粮食生产呈现“三增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反馈数据显示,宿城区粮食播种面积78.49万亩,较上年增加0.11万亩,增长0.1%;粮食单产为462.7公斤/亩,较上年增加3.5公斤亩,增长0.8%;粮食总产达36.32万吨,同比增加0.32万吨,增长0.9%,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
3、蔬菜瓜果产能稳步增长。近年来,宿城区按照集中集约、绿色循环、高质高效的发展原则,围绕绿色果蔬产业,在资金、土地、金融等方面予以支持,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蔬果集群,效益不断提升,2023年,宿城区蔬菜种植面积11.96万亩,产量37.6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6%、4.6%;瓜果种植面积1.83万亩,产量6.3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9.3%、11.6%。
4、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今年以来,宿城区积极落实畜牧养殖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农户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确保畜禽产品的稳定供给,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反馈显示:2023年,宿城区生猪出栏22.22万头,同比下降6.8%;家禽出栏715.61万羽,同比增长5.9%;猪牛羊禽四种主要肉类产量为3.08万吨,同比增长3.3%。
5、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今年渔业生产以稳产保供、绿色发展为主线,稳面扩源、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推进养殖产业提档升级,引导现代高效渔业发展,实现渔业生产平稳增长。据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宿城区水产品总产量3.25万吨,同比增长6.3%。
6、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宿城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69.2元,同比增长7.0%;增速与全市持平,高于去年同期0.1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3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1、稳产保供存在不确定性。猪饲料及其他各项成本持续飙升,养殖利润空间压缩严重。据最近调研数据显示,12户受访养殖户在2023年平均养殖成本为1878.78元/头,同比上涨4.2%,养殖成本持续上涨并处于高位。其中涨幅最高的为人工成本,平均每养殖一头125公斤的生猪需要58.22元,较去年同期上涨6.3%;涨幅较为明显的是饲料成本与仔猪成本,2023年饲料平均成本为1390.48元/头,同比上涨3.9%;仔猪平均成本396.38元/头,同比上涨6.1%,养猪综合成本越来越高。而生猪的售价从去年同期的平均9.6元/斤降到平均7.5元/斤,这样一来,养殖户基本没有利润空间,减栏、空栏观望情绪较重,导致全区生猪生产持续下滑。
2、农村居民增收困难仍较突出。目前宿城区四大收入结构不均衡,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五成,由此可见如果农村居民就业不稳定性,则随时有着“掉队”风险,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财产性收入在“钱袋子”中的作用越来越高,其抗风险能力也是最强的,但是2023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60元,同比增长6.1%,增长速度最慢,农村居民收入的抗风险能力受到挑战,进一步稳定和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抗风险能力。
三、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1、多措并举积极促进全区畜牧业健康发展。一要稳固生猪基础生产能力。以“稳规模”为重点,压紧压实属地保供责任,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完善和强化调控政策措施,加强生猪生产和市场动态跟踪监测,准确发布信息,科学引导生产。二要压缩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利润。进一步推进饲料科学精准配比,降低混合饲料价格,提高玉米等原料资源利用率。
2、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是提高就业服务保障水平,畅通就业渠道。通过完善线上、线下就业平台、定期组织开展现场招聘、网络招聘和直播招聘等,进一步拓宽就业途径。二是充分落实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深入村居委会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提升居民劳动能力和就业水平;三是继续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居民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投资理财意识,提高居民利息、理财和红利收入,改善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