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重在预防、可防不可治,一旦流行,不但影响产量,且病粒毒素影响人、畜健康。全区小麦将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做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综合防控工作也进入关键时期。要切实落实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1、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统筹兼顾、总体防治”的防控策略,确保一次防治不动摇、二次防治看需要。主治小麦赤霉病,兼治白粉病、蚜虫等其它病虫。
2、适期防控:坚持“见花打药”,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或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区域或田块,第一次药后5天左右需再次用药;若扬花期遇阴雨天气,要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
3、药剂选择:预防赤霉病:优先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叶菌唑等高效防病害降毒素药剂及其复配制剂,慎用刺激毒素产生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停用多菌灵等抗药性较高的药种,注意交替轮换用药;防控白粉病、锈病:推广选用戊唑醇、环丙唑醇、氯啶菌酯、啶氧·丙环唑等药剂;防控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联苯·噻虫胺、噻虫·高氯氟等药剂。注重防病治虫和控旺防早衰相结合,提倡药肥混喷,实施“一喷多防”。用过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回收,送交就近回收站(点)集中统一处理。
4、推广药械: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精准药械,推进农药增效助剂等使用。要用足药水量: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kg,高效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不低于1.5kg,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