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车蝶变,又见青绿。
8月15日下午,长篇报告文学《又见青绿》分享会暨当代艺术之光——江苏艺术名家“走进耿车”惠民演出活动在宿城区耿车镇举行。
省文联主席、省艺研会会长章剑华,宿迁市政府副市长、宿城区委书记陈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二级巡视员王君文,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吴晓文,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史巧红,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飞,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吉樱,省艺研会副会长王卫军出席活动。
章剑华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在此背景下开展《又见青绿》分享会,更具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耿车镇在长期发展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耿车模式”,在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二者协同共进方面,展现出鲜明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为全国同类地区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长篇报告文学《又见青绿》不仅见证了耿车镇的蝶变历程,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持续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吴晓文在致辞中说,耿车镇的“华丽转身”是江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生动缩影,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更成为极具价值的生态文学素材。《又见青绿》讲述了耿车人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奋斗故事,展现我们为守护绿水青山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传递我们对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希望以文艺的感染力为纽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陈飞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以《又见青绿》为蓝本,深挖“耿车蝶变”背后的文化价值,厚植“生态+文化”底蕴,切实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帮助宿城的发展,让“两山”理念在新时代宿城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又见青绿》作者代表孟昱在交流发言时说,对于耿车来讲,“蝶变”不是仅仅一次的转型,而是一程调整方向后的远航。如今的耿车,实现了自我更新和完善,成为包含“产业、创业、生态、文化”新四轮齐转,“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新双轨并进的“新耿车模式”。“耿车模式”是过去,“耿车蝶变”是现在,“生态耿车新模式”则是未来。耿车的成绩证明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既需要立足现实、真抓实干,更需要紧跟时代、勇于变革。
会上,被采写对象代表作交流发言。
分享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欣赏当代艺术之光——江苏艺术名家“走进耿车”惠民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