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都洋河盛产名品,车轮饼便是其中经典之一。
来到宿城洋河,美酒必喝,车轮饼也不可不尝。车轮饼是一种什么样的美食呢?只要看食品师傅制作此饼的过程,便会使顾客食欲大增。
厨师先拿出一块生猪大油,用刀切成碎丁,拿些碎冰糖块和绵白糖,再抓点金桔饼、糖桂花、核桃仁、瓜子仁、红绿丝等,与猪大油一起拌匀,作为车轮饼的馅心。接着,取精面粉,加水加油揉成“水油面”;再取精面粉,用纯油和成“油酥面”。然后将两种面分别揪成酒瓶口大的剂子。接着将“水油面”擀成小碗口大的面皮,再把“油酥面”压在“水油面”皮上,卷成筒状,用刀从中间切为两段,垂直压扁。分别揉搓成为一体后,再擀成薄片。这时两种面组合在一起,因油、水不相溶,界限分明,面皮上便呈现出波浪式的花纹。然后将馅心放置在两片面皮之间,合起来捏紧,再把周围捏出花边。最后锅中倒入适量的荤油,烧热后放入包好的车轮饼,炸至表面金黄,内里熟透,发出扑鼻香味时,即取出装盘。
这种饼,吃起来不但香酥脆甜,而且有响声。有位吃过车轮饼的顾客说:“我到过西欧,到过美国,走遍东西南北,从未吃过比车轮饼味道更美的点心。”可见它是精美绝伦的佳品。
车轮饼起源于洋河,名声远扬。关于它的历史,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洋河古镇有一家小酒店。店主叫张善巧,大家公称他“巧师傅”,他的老伴,被人称为“巧大妈”,闺女被称为“巧姑娘”。
巧师傅一家手艺高超,生意兴隆。地方乡亲送他一面“三巧酒店”招牌和一副对联。
上联是:善做淮北面点;
下联是:巧作江南佳肴。
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桃源(今泗阳)县境。听说洋河古镇风景秀丽,又有美酒佳肴。遂和大学士纪晓岚装成商人,乘坐马车来到洋河。他们到了街头,一眼就见到三巧酒店门上那副对联。乾隆帝颇为不悦:“哼!乡村小店有多大能耐,竟敢夸此海口?就是御膳厨,也不敢出此大言呀,真是狂妄之极!”
君臣二人步入店中,乾隆帝发话道:“看你酒店不大,可是门口贴的那副对联口气不小啊!” 巧师傅满脸堆笑:“嘻嘻,门口对联是乡亲们送的,您老不必介意!小店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客官多加指教!”
乾隆帝冷笑几声:“嘿嘿!今天不吃饭,照我的车轮形状作成饼,金黄酥甜咯吱响,好看好吃又好听。”纪晓岚接过话头:“店家看了,你们既称为三巧,要运用巧手,精心制作,如能做好此饼,我家老爷重重有赏!”乾隆帝又接着补充道:“如做不好此饼,我就要砸你招牌,撕你对联!”
巧师傅躬身施礼,轻声慢语说:“不知客官何时食用?”
乾隆帝道:“现在刚交已时一刻,限你在一个时辰内,做好此饼。等我们观赏街西美人井之后,即来此用膳!”说罢,二人离店而去。
要讲巧师傅手艺,真算是九州第一,四海无双。几十年来,珍馐名馔做的何止千万?可是按照车轮形状做饼,还要达到好看好吃又好听,还真没听说过哩!巧师傅不敢怠慢,立即和老伴、女儿一起商量做饼之事。
巧大妈提出,以生猪大油为主料,拌上白糖做馅心,包出饼来鼓溜溜像个车轮;巧姑娘认为,单用猪大油做馅心未免太腻,还需掺些核桃仁、瓜子仁、金桔饼、糖桂花、红绿丝之类,才能达到颜色多样,爽利可口;巧师傅提议,要做好这特殊食品,必须打破框框,闯出新路,制作饼面皮,我想使用水、油掺和和面来做,下油锅炸才能酥而不板;巧大妈又作补充,还必须使用纯油和成另一种面,与你那种水油面糅合起来再擀成面皮包饼,这样经油一炸,既能沾唇即碎,酥脆适口,在外观上,饼皮又能现出美丽的花纹,令品尝者吃得舒心,看得顺眼。
巧姑娘说:“好看的饼皮有了,好吃的馅心也有了,可是那‘咯吱响’的好听,又如何能达到呢?”
三口人相对无言,想不出办法。
活泼天真的巧姑娘,见二位老人低头无语,为做饼犯愁,很是心疼,她拿来两块冰糖,分别塞到父母口中,叫老人边化边想。可老两口哪有闲心思化糖?三嚼两嚼就把冰糖咽下肚子。
巧姑娘听到父母嚼冰糖发出的响声,禁不住一蹦多高,拍手大笑:“哈哈,难题解决啦,不用再愁了。”老夫妻俩四只大眼紧紧瞪着闺女,感到莫名其妙。巧姑娘说:“要是在车轮饼馅心里,再加上冰糖,吃起来不就能听到‘咯吱’的响声了吗?”真是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了。
难题解决,马上分工:巧大妈负责办馅心,巧师傅负责和面,巧姑娘负责擀面皮。不多会工夫,好看、好吃又好听的车轮饼,就在小酒店做出来了。
店里的车轮饼刚刚炸好,门外乾隆帝和纪晓岚也恰好回到酒店。
没等客人张口,巧姑娘就把热气腾腾的车轮饼端出来放在桌上。
乾隆帝板着脸,拿起筷子,夹着车轮饼左观右看,真是金黄溜圆,花纹绚丽,非常好看,找不出一点破绽。他轻轻咬一口,只觉得甜酥松脆,满嘴流香,非常好吃,找不出丝毫缺陷;他又细细咀嚼,听听咯吱咯吱响,声音清脆,非常好听,找不出半点漏洞。
直到此时,乾隆帝才转怒为喜,从心里佩服三巧酒店“人巧心巧手巧,名不虚传”。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忙叫巧姑娘取出文房四宝,挥动御笔,龙飞凤舞地题诗一首:
洋河有饼若车轮,香脆酥甜妙化神。
莫道京华糕点好,品来不及此奇珍。
一支御笔品题,顿时身价百倍。从此,“好看好吃又好听”的洋河车轮饼,代代相传,远近闻名。
车轮饼制作方法:先拿出一块生猪大油,用刀切成碎丁。在拿些碎冰糖块和绵白糖,再抓点金桔饼、粮桂花、核桃仁、瓜子仁、红绿丝等,与猪大油一起拌匀,作为车轮饼的馅心。接着,取精面粉,加水加油揉成“水油面”;再取精面粉,用纯油合成“油酥面”。然后将两种面分别揪成酒杯口大的剂子。将“水油面”擀成小碗口大的面皮,再把“油酥面”压在“水油面”皮上,卷成筒状,用刀从中间切为两段,垂直压扁。经分别揉搓成为一体后,再擀成薄片。这时两种面组合在一起,因油、水不相溶,界限分明,面皮上便呈现出波浪式的花纹。将馅心放置在两片面皮之间,合起来捏紧,再把周围捏出花边。锅中倒入适量的荤油,烧热后放入包好的车轮饼,炸至表面金黄,内里熟透,发出扑鼻香味时,即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