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对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98号建议的答复 | ||
索引号 | 321302000/2022-01788 | 分类 | 区政府办公室文件 其他 其他 |
发布机构 | 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
文号 | 关键词 | ||
文件下载 | |||
时效 |
朱芳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宿城“南大门”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接建议后,我区立即与市资规、市交通等部门进行联系会商,重点就埠子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城镇开发边界、未来交通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发展等进行研究,对您建议中的城市外环南移、扩大土地空间指标等予以研究采纳,并在相关规划成果中予以明确。
一、 加强规划引领,积极拓展埠子镇城镇开发范围
一是埠子镇作为全区工业重镇,相关产业规划发展是全区国土空间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埠子镇已纳入全市“特色镇”名单,为此,我区已启动埠子镇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本轮宿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目前成果)中,将埠子镇开发边界规模划定为5.49平方公里。此外,资规分局还积极开展埠子镇规划保留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镇区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村庄闲置建设用地利用。通过指标调度,保障了三芯科技、肖桥农房项目等一批重点工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 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盘活低效建设用地
坚持依法、节约、集约、合理用地。执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定额指标,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土地使用量,合理确定新上企业占地规模,提高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盘活存量闲置建设用地。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对长期经营不善、亏损、社会贡献少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破产、转让等方式进行整顿清理,保留优质企业,腾挪发展空间。同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科学合理扩充埠子镇工业用地发展规模。
三、 鼓励统筹涉农资金整合,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进一步强化资金扶持,在大力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的同时,加大对埠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的投入,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产业园和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融资,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的步伐。严格执行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和亩均税收标准,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不断完善道路、管网、治污及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吸纳项目、承载创业、集聚产业的功能作用。
四、积极向上争取“一区多园”申报工作
经与市商务局沟通,我区目前仅龙河工业园被认定为全区一区多园的园区。鉴于埠子镇工业发展水平,下一步,待市政府启动第二轮“一区多园”认定申报后,将优先推进埠子工业园向上申报认定。
五、强化交通优化,保障区域运输便捷
积极推进235国道宿迁城区段改线工程,提升埠子镇东西片区交通联络。由于现状235国道穿越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以及噪音、大气污染等现象日渐突出,经争取,省发改委及省交通厅同意我市将235国道城区段外移至中心城区以外。目前,项目正在开展工可研究,本项目在湖滨新区起自既有 235 国道与迎宾大道交叉处,向东利用宿迁北互通连接线,在规划潍宿铁路西侧折向南,先后下穿规划潍宿铁路,跨新扬高速公路、在建连宿高速公路,经陆集临港产业园西侧后,跨京杭运河,沿云帆大道下穿徐宿淮铁路,向西跨古黄河,跨淮徐高速公路,止于埠子镇东与既有 235 国道交叉处,路线全长约 45 公里,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 80 公里/小时,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该项目向东北连接洋河新区、运河宿迁港区及宿豫区陆集产业园区,向西北连接苏宿工业园、皂河镇等,将打通埠子镇对外集疏运通道,对于镇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积极开展县道蔡龙线纳入250省道南延段工程,规划拟从现状250省道最南接口向南经淮徐高速、西沙河、凌埠线至龙河镇区。此线路与规划235国道在埠子镇西形成“T”字交叉。控规编制上,我区将上述新规划交通路径与镇区其他道路系统进行联通优化,引导相关道路扩宽提升。
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26日
联 系 人:张万磊
联系电话:18251502181
抄 送:市人大人代联工委 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