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宿城之眼”大屏实时跳动着城市脉搏。全区100个重点点位、3000余路“宿城之眼”社会面视频汇聚平台,运用不间断视频轮巡、AI智能算法等方式,探索“可感、可视、可控、可治”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城市视频感知网。
集覆盖全区、全时感知、区域治理、政务(审批)、应急指挥、高效处置等多个跨部门综合应用场景的宿城“城市大脑”在这里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据悉,宿城区通过整合15个镇街综合执法队伍,成立专职网格员队伍,将线下网格化治理牵引至线上,在城乡交通、城管、司法、环卫、综治等领域确保调动力量及时、现场处置及时、情况反馈及时。
“系统自动生成工单,现在接电话效率更高。”宿城区12345政府热线话务员卢亚楠展示着新系统,市民来电语音实时转译为文本,AI自动提取诉求要素生成规范工单,错别字自动校正、语句逻辑智能优化。
宿城区以人工智能赋能为突破口,自主研发上线“问政通”一网统管平台,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构建“智能话务-智能分拨-智能处置-智能监督-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智慧政务服务体系。
家住项里街道的赵女士最近发现,反映小区垃圾清运问题后,2小时就有环卫车辆到场处置。这种变化源于平台建立的智能“督办-处理-反馈”机制,临期工单自动提醒,处置过程实时反馈,督促办理高效联动,服务效能打分画像。据统计,系统上线以来,工单平均办结时长由3.2天压缩至1.5天。特别是在物业管理、消费维权等民生领域,通过智能聚类分析,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转变。
“我想办理职工退休相关手续。”“您好,职工退休请到140-141号人社局退休一件事窗口办理。如想了解更多办理信息,请选择以下对话框内容进行语音交流。”在宿城区市民服务中心导服台,政务数字机器人“政务AI小宿”正在为办事群众解惑答疑。“政务AI小宿”将传统的“机械操作”升级为“智能对话”,创新交互模式为办事群众提供办理窗口、事项信息、所需材料、审批流程及结果反馈等随时随地、零距离、一站式的口语化、沉浸式咨询导办服务。
办理流程、政策咨询面对面高效运转,打通审批、监管部门数据壁垒是关键。宿城区以全区政务服务综合(全科)窗口办事员一体化管理工作方案为改革指引,推行区级25个“综合窗口”和镇街60个“全科服务”双服务模式,从部门为中心向以事项为中心转变,300余项事项常态高效运转,实现窗口“一岗多能”、流程“三级贯通”、群众“一窗通办”。
“紧紧抓住‘数字政务’队伍职业化发展这个核心,以‘技能+年限+学历’多维补贴和激励机制,通过‘集中培训+跟班学习’构建综合(全科)人才全周期认证培养体系,以培训、考核、评价全流程管理提升队伍数字化素养。”宿城区数据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彭涛表示。(杜天宇 江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