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宿城视点>学在宿城>教育推进

宿城区:让“人工智能”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新支点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04-18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刻影响教育的今天,二者的深度融合既带来机遇也面临挑战,如何借AI之力赋能教育,他们这样说——


牛士友

宿城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

中职学校应紧抓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机遇,推进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智能时代培养兼具数字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一是加强教师数字化素养的培训。分层开展“普及+进阶+专项”AI工具应用培训,提升教师团队的数字化素养。二是推进实训课程与AI技术的融合。探索构建“AI通识+技术模块+专业应用”的课程体系,借助AI算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实训路径,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开展实训,突破传统实训的时空限制,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探索“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价方式。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加快建设数据中心,整合课堂教学、实训操作、企业实践等多维度数据,对学生的学习开展个性评价和过程评价,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宿迁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教育生态,为积极应对新时代教育变革,市实验小学全面推进AI教育教学应用,着力构建智慧教育新样态。学校制定《AI教育教学应用全面推进实施方案》,构建自上而下的实施框架。组建AI领航教师团队,打造兼具技术应用力与教学创新力的先锋队伍。建立三级推进机制,教研组每周开展AI融合集体备课,形成单元智能教学案例及教学日志;领航团每月组织“技术+教学“双模块研训,通过比武展评深化应用;学期末举办跨校区AI教学成果展示会,沉淀校本化教学模式。设定学期三大攻坚目标,全员通过AI工具应用能力认证;各学科建成1-2个示范性应用场景与教学模型;初步构建覆盖备课、授课、评价全流程的AI教育生态系统。教育智能化已成为时代命题,市实验小学将以领航团队为先锋队,以常态化应用为主阵地,全面开启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篇章,为区域智慧教育发展提供实践范本。


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校长

南师附中宿迁分校于2017年开始智慧校园建设并成为省示范校,学校运用平板和数字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一直走在省内外学校的前列,已积累丰富经验,值此AI时代来临之际,学校将在以学生智力、创新能力发展为本基础上继续探索AI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系统应用,引领师生高效高质成长。

宿迁市实验学校党委书记

在人工智能深度重塑教育生态的时代背景下,宿迁市实验学校立足“以爱润心,上善养人”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宿迁市实验学校依托“无书面作业周末”已开展AI技能大赛初赛精心设计四大情境项目:“AI绘青春,筑梦微长征”“AI述辉煌,见证宿迁年”“AI忆峥嵘,回溯抗战八十秋”“AI展创意,精绘国策免签图”,将科技实践与红色教育、家乡文化、历史传承及政策宣传有机结合。后续,学校将构建分层校本课程体系,开设Scratch编程课程;打造AI智慧课堂,实现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建设AI科技角、创客空间,提供实践创新平台;强化师资培训,通过校企合作提升教师AI教育能力。未来,宿迁市实验学校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竞争力奠基,为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卢耀东

宿迁学院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

人工智能时代,为教育工作者打开了全新的空间,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思想,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体验。二是要推动教育创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如智能辅导系统、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三是要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四是要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人工智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人才保障。

白严旭

新区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是必然趋势,教育需主动拥抱并理性善用AI技术,新区初级中学将继续加强师生培训,从工具思维转换为价值思维,从设备迷信转向素养沉淀,从被动防御走向主动建构,创新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模式和培养模式,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科学教育方面进行深入实践。

  

张艳红

龙河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

龙河中心小学在智能时代始终坚持“三个一”:一是要牢记一个任务,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提高网络育人能力;二是要用好一个平台:即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把宝贵的教学资源送到教师、学生、家长手里,随时随地可用可见可学;三是要提升一种技能:全面提升师生的数智化专业技能,结合校情,努力开发本地本校资源,丰富优质教师学习资源库,让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王营军

责任督学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治理的颠覆性影响,更坚定了以技术驱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教育督导作为教育治理的重要环节,必须从传统的“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作为责任督学,我将坚守教育初心,依托国家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和江苏省教育督导信息系统,实施精准督导、动态监测,为学校赋能、为教师减负、为学生成长护航。

  

曹兆军

责任督学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赋能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既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责任督学要在这一背景下切实做好督导工作,必须做好自身学习和加强学校督导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的学习,提高自己对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思想认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二是在今后的督导工作中要把学校如何落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督导内容,督促并指导学校制定科学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策略,避免学校出现“重硬件、轻理念,重建设、轻应用”的倾向,同时推动学校开展好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帮助教师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教育创新者”,让人工智能技术切实助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宿城教育提质增效做出贡献。

陈连宏

责任督学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重构教育生态的底层逻辑。作为责任督学,一要做好知识传播与培训。将前沿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等内容,向责任学校的教干、教师进行系统讲解。二要做好人工智能应用规划与指导。协助责任学校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校的人工智能发展短期和长期规划。三是做好科学评估。从教学效果、学生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维度设计科学的评估体系,督导评估学校人工智能应用实施情况和应用成效。

供稿:蔡琪鑫

编辑:郑君朋

审核:蔡海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