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宿城视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推进

区司法局:法治护航经济——激活区域发展“法治引擎”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08-01

今年以来,宿城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全域布局,制度保障有高度。将加快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整体布局,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制定各领域专项推动计划,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贯穿到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环节。畅通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对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反馈渠道,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范性文件政策清理工作,对10份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全部修改、清理到位,从制度层面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严格督察检查,在区级法治督察计划里增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察,条目式明确督察具体内容,以闭环工作机制推动问题高效、有力解决。

二是规范用权,涉企执法有温度。制定《宿城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指引》,聚焦涉企执法高频领域,建立排查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对执法行为进行全流程回溯、全要素检视。构建涉企执法问题线索收集网络,建立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息共享机制,线上依托区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专项整治公告,线下结合法治体检实地走访企业,累计分析研判2300余条涉企执法问题线索。打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收官战,依托宿懿查监管系统,积极推进扫码入企机制,统一制作企业检查码”300余个,聚焦涉企执法高频领域,确保一企一码、亮码受检,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持续扩充场景清单库,牵头编制第二批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场景清单23项,通过整合跨部门监管资源,有效压降入企检查频次18.59%,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收集汇总10个领域自由裁量规则,推动各部门依规合理执法。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将柔性执法理念贯穿行政执法全过程。2025年以来重点执法部门办理涉企减轻处罚案件11件,减轻罚款金额约57万元,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0件,免于处罚约126万元,实现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公平与效率统筹兼顾。

三是多维延伸,法律服务有广度。深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效能,针对性制定5大类、20项宿城区法治护企清单,推动企业法治体检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深度融合,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建立委员律师工作室,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提供靶向性法律服务。涉外法治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推动律所构建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实现跨境法律服务快速响应;推行线上律师值班制度,聚焦全区重点产业链企业,提供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强化涉外律师人才引育用全链条建设,目前已有4名律师入选江苏省涉外律师人才库,6名律师入选宿迁市涉外律师人才库,为高质量开展涉外法治服务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1-6月份,已成功助力本地企业胜诉反补贴、海运损失等5件涉外诉讼案件,提供境外合同审核、供应链合规审查等专业服务12次。其中,在印度对华珠光颜料反补贴案中,协助企业争取到全国最低税率,不仅为企业保住了海外市场,更给辖区外贸企业应对国外关税壁垒注入了信心、积累了实战经验。

四是多元共治,矛盾化解有力度。设立涉企矛盾纠纷调解绿色通道,发挥商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作用,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等多调联动。成立宿城区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聚焦劳资等重点领域,降低涉企纠纷调处化解成本。出台《宿城区调解专家进村居进企业双进活动工作指引》,创新前端调解”+“后端援助,打造法律服务+纠纷调处复合型服务模式。今年以来,成功调解涉企案件597起,涉及金额800余万元,办理劳动者权益法律援助案件90件,涉及金额约2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