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城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法治宿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循法而行、厉行法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更好地展现宿城区法治建设成效,现对各有关单位年度法治建设的创新创优项目成果进行系列展示。
区司法局项目一:深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点
2024年,宿城区司法局认真落实“应援尽援 为民便民”服务理念,按照“规范一个 达标一个”的目标,大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将法律援助触角延伸至基层。目前,已建成50个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涵盖15个镇街、6个区直民生部门,为更多群体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以全局观念科学谋划。坚持系统思维,在充分调研全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环境的基础上,分类处置、整体推进。根据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深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覆盖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设标准、理顺关系。强化推进,定期随机走访各地已建及在建法律援助工作站,掌握进度、发现问题,帮助找准症结、保证推进质效。今年来,组织30余名法律援助人员深入工作站点开展“点单式”法律援助宣传活动50余场,受理转办法律援助案件179件,占申请类案件的41.24%。
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和项里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以需求导向保障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主动发现需求、积极提供帮扶,着力解决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按照覆盖镇街、就近就便的原则布局站点设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与本地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运作实际需求结合,建立健全规范的运行流程和标准,做到权责清晰、规程明确。全年累计为需求人员即时上门提供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委托手续办理和证据材料收集等服务10余次。
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古城街道项王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值班律师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以亮点打造加强创新。围绕“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的特色化服务型站点建设,在掌握各协作单位的业务特点、服务群众结构、法治需求等基础上,选取部分站点进行提档升级,更好满足基层群众需要。例如已建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站示范品牌站点,瞄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特点,积极组织法律援助公益律师团,重点围绕道路安全、工资结算、劳动保障等,采用线上推文、上门送法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该工作站累计开展法治宣讲10余场,提供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法律咨询近200次,转办法律援助申请28件,为新业态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0余场次,提出法律意见30余条。该工作站实施的“法治润‘新’‘驿’起同行”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宿城区“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宿城区法律援助公益律师团走进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
区司法局项目二:远程视频公证覆盖提升工程
2024年度,宿城区司法局根据省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宿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埠子镇、蔡集镇建立三个远程公证点,持续打造合规安全、便捷高效的公证信息化服务阵地。
一是主动汇报争取。根据省市司法行政部门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区司法局主动到宿迁市司法局公共法律管理服务处和公证处汇报宿城区情况,并根据市局的工作部署,落实我局的远程视频公证点。
二是积极落实部署点。在去年部署6个远程视频公证点的基础上,结合宿城区实际情况,在辐射范围广的宿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常驻或暂住人口较多的埠子镇、蔡集镇,部署远程视频公证点,确保远程公证点部署合理化。
三是落实远程视频公证正常化。在全区购置的公共法律管理服务一体机内,加入远程视频公证软件,实现远程视频公证项目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可及率提升工程。目前,全区已经共完成9个远程视频公证点部署工作。
埠子远程公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