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宿城视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推进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宿城区2024年法治实践成果展系列(三)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02-05


今年以来,宿城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法治宿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循法而行、厉行法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更好地展现宿城区法治建设成效,现对各有关单位年度法治建设的创新创优项目成果进行系列展示。

区城管局:“家门口”便民疏导点

2024年,宿城区城管局围绕“整洁有序,让城市更加可爱”总体目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实施“家门口”疏导点建设法治创新项目,着力破解城市流动摊贩执法管理难题。

召集各街道业务分管同志召开会商会


楚苑小区家门口疏导点


康庭茗苑家门口疏导点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分工。按照“部门指导+街道牵头+社区管理/摊主自治”工作模式,确定属地街道为辖区流动摊点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对流动摊点调查统计、便民疏导点建设(划定)、疏导帮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鼓励探索“城管+”管理模式,指导实行疏导点内摊主自治,通过民主推选产生点位长,负责对点内及周边摊点的经营秩序、环境卫生、安全稳定等工作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确保便民疏导点环境整洁,经营有序。

二是开展流动摊贩分级管理。明确主干道、医院学校、消防应急通道等为严控区;城市一般道路、次要区域为规范区;背街后巷、步行街、商业街为活力区。在严控区域内不得摆摊设点,规范区设施的临时摊点要征得周边单位同意,控制摊点数量并限时经营,开放活力区的摊点摆放,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调整。

三是实行摊点登记备案制度。申请在临时疏导区经营的摊贩,应该持有身份证、健康证等相关信息,并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接受日常监管。未经备案登记的,不得擅自进入各疏导区从事经营活动,明确摊点在食品、消防、燃气、用电、用火等安全规定,禁止在经营中出现各种违反市容秩序行为。


区住建局:探索“微智慧、云监督”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智慧工地建设,推进我区建筑工地智慧监管全覆盖,今年以来,区住建局积极探索试行“微智慧、云监管”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切实提升宿城区建筑工地智慧化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建筑工地精细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绩。对试点项目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微智慧、云监管”网络监管平台

是加强沟通交流,深入可行性研究。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对接南京安智、淮安市创辉科技等多家智慧工地建设第三方服务公司,进行“微智慧、云监管”建设前期调研,对建立微智慧工地所需设备设施、资金投入以及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同时与联合水务、年产各类预制菜等多家在建项目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在建项目建设、施工以及监理等多方意见,进一步深入开展“微智慧、云监督”可行性研究。

是印发制度文件,规范建设性标准。结合前期调研实际情况,按照建筑工地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和实际需要,印发“微智慧、云监督”体系建设方案(试行)》文件。分别从人员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规范建设内容,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智慧工地集成服务商相关主体责任,同时规范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及成果运用等各项内容。

建立网络平台,打造突破性试点加大与第三方服务公司沟通力度,成功搭建一套集项目总览、人员管理以及视频监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微智慧、云监管”网络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工地数据的实时采集,为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利用球机摄像头和多套摄像头进行监控视频全覆盖,为建设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便利。选取位于埠子镇的宿城区食品产业园标准化厂房项目开展试点工作,目前试点项目网络监管平台多项功能运行良好。

是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实际性推广。通过对“微智慧、云监管”试点以及监管平台运行情况不断深入剖析研究,持续加强对试点项目先进经验沟通交流工作。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提升“微智慧、云监督”监管体系探索建设力度,力争实现宿城区在建工地全覆盖,通过不断加强可视化、信息化、全过程追溯等监管手段,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