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耿车初中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时间: 2024-10-17 11:43

为了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结合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培养目标

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重点关注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整体提高劳动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三、工作目标

1.坚持思想引领、有机融合、整体规划并实施劳动教育,推动建立体现“五育融合”理念,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

2.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参与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形成推进劳动教育合力。

3.培育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教师成长阶梯;遴选一批社会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积极争创市区级示范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4.大力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探索具有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

四、工作任务

(一)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我校每年级每周安排1节劳动课程,结合实际加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模式,完善地方及校本课程研修,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劳动特色,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形成科学实用的校本教材体系。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二)确定劳动教育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学校以学期、月为单位,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清晰呈现基本目标、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等内容。

1.校内劳动

我校在上好每周 1 节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清洁环境、美化校园的活动。校内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应安排学生完成,涉及班级、宿舍、清洁区卫生打扫,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适当时节,学校会组织班级学生课余时间轮流到食堂包饺子,自包自吃,学生乐此不疲。

2.校外劳动

我校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学校与激光小镇产业园、红卫村花木基地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给学生提供参观实践机会,学生帮助企业做宣传。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

3.家务劳动

我校提倡学生做适量的家庭劳动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假期布置一定家务实践劳动任务。同时指导家长每年有针对性地教给孩子12项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学校2023年新改建一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占地860平方米,每班划分一块地约50平方米,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种植花果蔬菜等作物,力争打造为田园、果园结合体。学生课余时间在基地种植、除草、浇水等劳作,提高劳动意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教研部门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经常性组织教研活动,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逐步构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三级成长阶梯。积极聘请思想品德优良的社会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劳动教育校外辅导教师。

()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目前,已投入基地道路铺设、土地平整、添置劳动工具、购买种子肥料等资金近3万元。

三、保障机制

1.强化组织保障

我校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德育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抓,确保学校劳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校内统筹,既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作用。加强校外协调,积极借助家庭、社会,特别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会治理提供机会和平台。

2.建构实施方案

我校根据实际,以学期为单位规划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鼓励探索“一校一案”。学生每学年完成至少1次社会服务和 1 种职业体验活动,积极进行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为中考劳动教育素质综合评价做好充分准备。

3.开展劳动教育成果系列评选活动

每学年末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播活动,我校将劳动教育成果以文字、照片、短视频等形式,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展播。每学年定期开展劳动教育精品课评选活动或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开展校内最美劳动实践基地和区级劳动教育特色示范校等评选活动。

4.强化安全保障

我校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要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