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sczxtg@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宿城视点>宿城改革>创新案例

十大优秀推广案例,宿城上榜!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3-10-26

10月13日,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在四川成都举行,宿城区经验做法被选为十大优秀推广案例。 


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是“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的收官之作。活动揭晓了“乡村阅读榜样”,表扬了“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活动、“发现乡村阅读榜样”活动及“携手奔振兴”图书捐赠活动等阅读季系列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推广单位、主题知识竞赛先进集体、优秀管理员、阅读达人等。 

近年来,宿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农家书屋作为弘扬现代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打好“建管用”组合拳,营造“爱读书”新风尚,努力让群众的“精神粮仓”更丰盈。截至目前,全区114个农家书屋全部实现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构筑起覆盖村民家门口的“10分钟文化圈”。 

在示范创建中强化建设,让农家书屋的“根”扎得更深。 

高位推动抓建设。建立健全深化农家书屋建设领导小组,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推动、相关区直部门协同配合、乡镇村居全面落实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整合资源抓建设。按照“共建共融共享”理念,把农家书屋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体布局,统筹功能使用,一体管理运作,实现“场所同享、平台同接、活动同办、宣传同步”。发挥区图书馆总馆“龙头”作用,与114个农家书屋实现通借通还,构建起了全民阅读城乡统筹新矩阵。 

便民利民抓建设。顺应群众就近借阅的需求,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农家书屋整体布局,在交通便利、居住集中、环境优美的场所科学选址,让群众“抬眼可见、抬脚能进”。截至目前,全区改建迁移农家书屋22个,建成24小时自助农家书屋6处,阅报栏(屏)、数字阅读机、朗读亭、自助办证机、借还机、电子报刊机遍布农家书屋。 

在健全制度中强化管理,让农家书屋的“叶”长得更茂。 

解决有“人”管的问题。落实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配强专兼职书屋管理员,并从乡贤、教师、退休干部等群体中招募人员,组建农家书屋管理志愿服务队伍,通过集中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出台农家书屋“阅读存折——积分制”管理办法,为兼职管理人员发放爱心银行“阅读存折”,积分可兑换相应物品,有效解决农家书屋缺少人员管理的难题。 

解决有“钱”投的问题。坚持把农家书屋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设立农家书屋专项资金,并根据工作实际,可从文明城市长效建设经费中列支超额资金。各镇每年安排15万元资金,用于农家书屋数字化设备和图书补充更新,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农家书屋软硬件提升。 

解决有“书”看的问题。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读本作为必备书籍,并经常性开展理论宣讲学习活动,让农家书屋“小阵地”变身理论宣讲“大讲堂”。积极宣传推广“江苏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先后引进14个A类、1个B类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和咪咕阅读数字资源,设置扫码阅读设施1万余处、电子阅读机和自助借还机200余台。 

在特色活动中强化使用,让农家书屋的“果”结得更多。 

办好阅读活动。坚持把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纳入文明实践范畴,常态开展农民读书节、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并积极组织参加“我的书屋·我的梦”“七彩夏日·暑期乐园”等省级阅读活动。坚持区镇村三级联动,每月预先选定阅读主题优选并公示,月末总结并宣发,持续掀起全民阅读、村民尚读的热潮。 

精塑阅读品牌。围绕“阅读引领文明 书香浸润宿城”主题,探索“农家书屋 ”服务模式,开展亲子研学游、关爱留守儿童、田野课堂、非遗手作等活动,打造“书香飘海广播站”“书香微光点亮乡村阅读”等阅读品牌。扎实开展“书香满宿城阅读‘1’起来”活动,今年累计组织开展进基层特别是进农家书屋系列活动1800余场次,真正让农家书屋“屋”尽其用,成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油站”。 

涵养阅读风尚。利用村村通应急广播进行有声阅读分享,开展“流动图书车进乡村”“好书送上门”等特色服务,久久为功涵养阅读新风尚。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搭建读书交流平台,组建阅读志愿者队伍120余支,培育书屋领读人500余名,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移风易俗的新阵地,成为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粮仓”。 

下一步,宿城区将持续深化“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内涵,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建管用”水平,推动乡村阅读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宿城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打印页面】【关闭页面